跨領域X研究所|跨領域人才夯,結合資工專業讓求職更加值

跨領域趨勢
根據近期人力銀行之調查,碩士學歷鍍金度高,其中碩士與學士薪資差距又以數理化、工程、資訊三學群為前三名,與學士級薪水差距達2.25倍。但更重要的是,本次調查另指出--學生若能跨領域學習,研究所學歷鍍金度將更高,此三學群的學生尤其如此!
隨著資訊科技蓬勃發展,資工領域自然獲得重視,但與其說是注重純然的資工領域,不如說是帶動一股風氣,一股讓學術界和業界都開始思考、並致力發展資訊技術於各領域應用的風氣,而這股風氣便直接導致了「跨領域人才」需求大增之結果。根據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,目前企業徵才正走在這股趨勢上,精通單一領域的專才固然重要,但專才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,除少數專才外,企業還需要更多瞭解科技技術、也同時擁有其他Background Knowledge的人,因為唯有不疏於其他專業知識,才可能擁有更長遠且創新的服務、產品、甚至商業模式。
跨領域學習?
但是跨領域學習又該怎麼做呢?一不小心,我們會不會變成Jack of all trades,樣樣學、樣樣不精?
首先,我們可以由學習曲線來肯定跨領域學習的可嘗試性:
一般人的學習曲線是這樣的,亦即一開始學習新領域事物時,我們可以學得很快、很有成就感,然而學習曲線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趨緩,這說明了所謂的「瓶頸」總是在所難免,到了學習率成長漸平時,若要繼續專精於此領域,則付出的心力與時間必然大增。但讓我們換個角度想,若在學習了80%的知識技能後,開始轉而學習其他有興趣之領域,我們將能有更多的收穫。也就是說,取捨關鍵在於效率!(前陣子流行的20小時法則也是據此而生)
至於是否會學而不精,可以多方觀察、瞭解在一個領域上達到「很不錯」的程度應該要具備哪些知識點、累積哪些技能,在達至設定的目標後,再選擇「繼續精通」或「跨領域」,因此學而不精的問題是可以憑一己之力避免的,更進一步,可將先前打下的專業知識作為基底,學習新的領域知識時再與之相結合,創意與創新便是由此而來。再如調查報告上提及的三大學群,本可相互成章,如數學系的邏輯推理能力對學習演算法及資料結構很有幫助;電子、機械背景的人,則可以跨領域結合資訊技術創造出新產品,因此以目前的大環境來看,三領域互相鍍金的能力自不在話下。但跨領域的加值效果難道只限於這些領域嗎?絕非如此!
各大產業跨領域應用
資訊科技於各產業之發揮大家一定時有所聞,如FinTech、機器人、精準醫療......等等,皆是未來重要發展趨勢,雇主在徵才時也相當重視多元背景,以FinTech為例,《遠見》雜誌曾針對相關人才需求進行調查,除了金融即其他商管背景出身一向具有優勢,資工與人文、數理人才也獲得重視(在非商管系畢業人才中,最愛排名第一為資工、第二為人文及數理並列)。因為新型智慧金融服務須與資訊技術結合,而金融科技大躍進之後,不僅更要求強大的數理統計思維以進行大數據分析,還要思考如何將產品結合人性。讓不同專業出身的人互相合作、彼此跨領域結合,方能最佳化使用者體驗。(參考文章:金融業向跨領域人才招手 最愛資工、人文數理第二)
除了這些我們已經熟知的跨領域科技應用,其實在法律、觀光、文學上也能看見與資訊科技結合的蹤影。比如去年我國東吳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及SAS軟體大廠合作,以AI進行數據預測,解決派案時法扶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。
(上為示意圖↑)
又如近年火紅的自駕車議題,也是資訊技術與車輛技術結合的成果。回顧特斯拉(Tesla)執行長伊隆.馬斯克(Elon Musk)今年四月發下豪語,預計2020年將有全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,前幾日(10/1)更直接拿下DeepScale*,望加緊腳步讓Autopilot團隊強化自駕車技術,其表現同樣是近年AI大躍進的尖端代表。(參考新聞:Tesla is buying computer vision start-up DeepScale in a quest to create truly driverless cars)
*DeepScale:成立於2015年,致力於開發自駕車感知系統技術,馬斯克於2019/10/01買下DeepScale團隊。
然而文明發展不會、也不能只有技術層面,因此資訊科技所帶來的資安問題、法律問題與道德問題同樣開始獲得重視,近幾年企業也開始逐漸納入這方面的跨領域人才,故即使大學時非理工類組,也非常適合嘗試跨領域,一來不容易被時代淘汰,二來可以在了解技術後運用背景所學彌補純技術之外的問題。從這樣的情境來看,個人原先的領域知識絕對是重要的,而去學習、汲取新技術,便是給你和你的所學無數個嶄新機會!
延伸閱讀:
你也想成為跨領域人才嗎?TKB資訊類課程完整度最高,還有完善的口面試輔導課程,不論前期及早備考、抑或後期考前短衝,準備資工所/資管所,首選TKB!
若對相關講座或課程有興趣,歡迎於下方填寫諮詢表,我們會有專人聯繫您喔~
留言
張貼留言